本帖最后由 steven 于 2010-3-23 12:06 编辑
文:游金龙 (iClimb风城攀岩馆教练)
the Outdoor Recreation Capital of Canada — Squamish
讲到世界有名的大岩壁攀登圣地,大部份的人都知道在美国有一个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P);而说到其中的精华,莫过于谷中岩壁垂直高度长达千米的酋长岩(El Captain)与半圆顶(Half Dome)。相较于Yosemite的大名气,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市北方的史圭米希小镇(Squamish),对于生长在台湾的攀岩都来说,就像是等待探险家去发现的新世界一般的神秘。当然以上讲法是夸张了些,虽然加拿大的Squamish不如美国的Yosemite一般著名,但是在加拿大的攀岩界里,此地可是有着比Yosemite享有更崇高的地位。这不仅是其岩壁高度接近(垂直高度达702米),路线既多且长,更难得的是当中的地标The Chief(也叫酋长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独立花岗岩体,在地质学上也是非常独特的景观。
Squamish之所以会显得比较神秘一些,主要是台湾的攀岩者去过的不多,相较之下,相关的讯息也就不如Yosemite、泰国的Krabi或是中国的阳朔等丰富。此次行程除了英文的旅游书籍、网站之外,就只有少数几个去过的友人可以询问。大部份的信息还是得从专业的Guide Book(攀岩区域指引)得知,幸好出国前已从各种管道先行取得2本不同的Guide Book*注1,省去了一些自行摸索的时间。
这次的攀岩之旅,我们的目标同样主要是放在多绳距路线的攀登上。在台湾大部份的攀登路线皆为单绳距路线*注2,很难得有超过2个绳距以上,即使台湾有无数座高达3千米以上之百岳高山,亦难找到有干净完整、表面坚硬不易碎裂且连续的大岩壁地形,使得台湾的攀岩者不易有成熟的多绳距攀登技术。如果想学习多绳距的攀登技术,并且享受高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雄伟装阔的大岩壁地形,势必就得往国外前进。
整个Squamish镇附近有十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的攀岩区域分布着,有多绳距的大岩壁(big wall)路线、有已打上满满固定点的运动攀登路线(sports),甚至也有只需携带抱石垫即可玩上一整天的抱石区域(bouldering)。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总共攀登了四个区域共22条路线,看的有限,了解的不见得很深,不过还是希望能将所见所闻做一个小整理,给未来想去的人一些浅薄的意见参考。
攀登区域简介
我们第一站去的地方,叫做「Murrin Park」,在小镇往南约9公里的位置。她是一个初来乍到的菜鸟必爬的地方,这里的路线较简单,适合进行一些先期适应攀登。甚至有一区就像阳明山的大炮岩一样可直接走到岩壁顶端架绳,带新手来此练习非常方便。这地区的岩壁散落在森林里,如果不熟的话有些地方还不容易找到,不过各区的步行距离都在十多分钟之内,离停车场也近。有一面叫做Petrifying Wall的岩壁是很热门的运动攀登(sports)*注3区域,地形垂直且高达30多米,很多人都是下班专程来此区攀爬。在公园的入口有一个Browning Lake,面积不大,美的精致小巧,清晨或是傍晚来此闲谈赏景,也是乐事一椿。
第二站是「The Smoke Bluffs」,很有意思的名字,不知是否是因为常起雾的关系才取的?这里所有各区域的岩壁罗列散布在面对小镇的山坡上,展望良好,离市区开车只要5分钟,也是一个热门的攀登地点。这个地区几乎都是只能传统攀登的路线,不过难度与高度适中,很适合给传统攀登新手来此挑战。我们在这个区域爬了最多的路线,而且还意外的在这边碰到日本著名的攀岩者—平山裕示先生*注4。前几年跟一个日本教练去攀岩旅行时,曾至平山先生家里做客,刚好他的妻子也是移居日本的台湾人,少了一层语言的隔阂让我们难得的可以跟杂志上攀岩明星以及他的家人做一个近距离的访谈。这次的巧遇已是第3次在国外见到他了,虽然没机会亲眼看他挑战一些经典路线,不过倒也是为此行增添了一些特别的回忆。
第三站我们来到的是「The Chief」,也是此行的主要目的,这一区有着无数条的多绳距路线,从5.7~5.14*注5多都有,长达500公尺的经典路线「Angel’s Crest (5.10c 14pitchs)」就在靠北方的岩脊上,是绝大多数来到Squamish攀岩的人必爬的路线之一。时间及天气的因素,我们只能在较近的「The Apron」区域来攀登,我们爬了其中的一条「Diedre (5.8 6pitchs)」路线,路线约250公尺长,典型的前倾斜板地形(Slab),有一半的地形都只能依靠脚踩来维持平衡慢慢的往上攀登;因为没有什么手抓的地方,只要一心急太过用力失去平衡脚就会滑掉坠落,而且有几个路段都必须连着8~10多公尺才能设置一个固定点,换言之,就是一旦坠落可能就得面临着一个超远的恐布的坠落高度。所以虽然路线难度不高,但对我们这些台湾刘佬佬来说已是破表的惊恐指数。这条也是5颗星的经典路线,凡来此区挑战多绳距路线的人必选的初体验路线。本区也有着两条目前世界十分著名的路线,分别是「Cobra Crack (5.14b/c, 30m)」与「Dreamcather (5.14d)」,前面是加拿大人Sonnie Trotter*注6首攀的路线,他共花了3年的时间以及超过40次的尝试才成功完攀这条路线,期间也有无数的各国攀岩高手前来挑战并且不断地失败,目前公认是世上最难传统攀登路线;后者是美国攀岩者Chris Sharma*注7于2005完成的运动攀登路线,这条完美的大角度悬岩路线直到去年九月才由另一位加拿大攀岩者Sean McColl第2次成功完攀。这两条路线在Youtube网站上可以找到相关的影片,有兴趣的人可以上网寻找。The Chief还有许多的区域,在主岩壁面正下方甚至还有一区多达百条路线的抱石区*注8「The Cgand Wall Boulders」。整个The Chief区域路线之多,guide book上得花将近1/3的篇幅来写才足够,由此可知此区域对Squamish的重要性,凡来此地者不可不来此朝圣。
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攀岩区域,2个星期的时间实在只能算是沾了一点皮毛而已,如果有办法的话,1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让人略为领悟到Squamish的精华。不过时间虽然短暂,而且还有不时的雨天来打断我们的计划,我们还是爬了超过20条的路线,数量不算多,但该爬的也爬到了,该试的也尝试了,纵有未尽人意的地方,也只能期待以后再说了…..。
*注1. 指专门介绍攀岩区域及攀登路线的攀岩书籍,分别是「Squamish Select」以及「The Climbers Guide to Squamish」两本。
*注2. 绳距(pitch)是指在只带一条标准60~70米主绳去攀登一条路线,先攀者(Leader)在每次绳索用尽前必须找一个适当的位置进行转换,以确保随攀者(Seconder)上来进行下一段路线的攀登。这一个攀登的高度即为一个绳距,一般为30~50米间视岩壁地形而定。
*注3. 指岩壁已事先打上人工固定点的路线,攀登者只需携带相对较简单的器械即可进行活动,与必须边爬边自行设置固定点的复杂的「传统攀登(traditional)」刚好相反。
*注4. Yuji Hirayama,1969年生;曾为两届世界攀岩冠军的日本攀岩巨星,也是2007高雄亚洲攀岩锦标赛冠军。去年九月第一次到当地攀岩,就横扫了一些经典级的困难路线(著名的Cobra Crack路线第六次就完攀,目前最快记录),给当地的攀岩界带来不小震撼,他来的第一天就on sight一条难度5.13a的路线(当然是传统攀登),非常恐怖。
*注5. 难)不等,各国有不同的标准,这里用的是YDS系统,想深入了解可上网查询。à5.10c是指标示攀岩难度等级的系统,从5.1~5.15A(易
*注6. Sonnie Trotter,1979年生;是第一位能完攀5.14c难度路线的加拿大人,在Squamish创下了许多的攀岩纪录。以他为主角的「The Cobra Crack」短片,曾获得2006加拿大班夫山岳影展的最佳短片奖。
*注7. Chris Sharma,1981年生;曾首攀了包含Jumbo Love (5.15b in Clark Mountain, USA)、Realization (5.15a in Ceüse, France)等数条世上最难的路线,是目前人类攀登级数最高的攀岩者,同时也是世上知名度最高且享有最高赞助金额的攀岩明星。
*注8. 抱石(Bouldering)通常是指在3~6米左右高度的大石头进行攀登,不需安全装备,只需岩鞋、抱石垫即可进行的攀岩活动,相对于传统及运动攀登来说较方便且自由许多。
|